Category: Life and Social Philosopy

  • 致青年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转发几则名人名言来勉励自己。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1.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2.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4.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范梈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7.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青春不是年龄,而是心态,只要我们不断求索,终身成长,我们就一直在求知和青春的路上,无奋斗不青春,也和更年轻的同学们共勉!

  • 微言有义

    现在社会进步发展迅速,人们之间的交往也不再受限于空间物理位置的局限,互联网社区的群体性交往是日常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这里再次说说互联网社交的一些特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欢迎读者批评指正和补充。 互联网以前,站在舞台上,坐在观众面前都是被大家提前选出来的有影响力的代表。而现在虚拟社交网络的出现,人人都可以站在舞台去表现自己,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所处位置不同,在社交网络上的语言说话的印记和分量就有大有小,能力强者,传播面广者,责任重着则言语中有大的影响力,起到牵引带动作用,微言大义。能力小点的也要注意言行,因为会有不小面积的传播,起码言语也要规范整洁,微言小义。当然也有能力很强的人,知识渊博,愿意做科普传播,他也会自谦微言小义,这应该是我们需要敬重的。 当然,还在进步中的人们很难做到每个人每天的日常行为都非常周正,有时候可能不太庄重严肃显得轻佻,有时候显得有点软弱同情,有时候又没有充分彰显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因此要做到的是要学会自省,或者周围的老师同事同学朋友的言语中自成一面镜子,在交往中,照见了自己言行中的不妥的地方,那就需要去调整去总结。 内省和不断的进步,才能不断修正,在日常生活中去不断修行,才能有机会去写得更好的文字,传播更好的理念行为,大家一起取得真经的道路上离目标才会越来越近。 感谢支持鼓励我的人,以及从周围能照见我自己的人,希望不断进步,上下求索,永远在路上!

  • 浅析解释理解信息的心智模式

    人类的智能从早期的钻木取火到现在的新时期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人类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心智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做一下浅显简要的分析,欢迎读者来批评指正和补充更新。 首先人类的交往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族群内部有限的物理空间和信息交流,人们理解信息相对就比较简单直接,心智模型也相对简单,当时最远的信息通信方式比如有烽火台等,但也很有限制,文字或记录文字的工具都还不普遍发达,信息传递仅存在于小部分范围内。 文字的发明和基于文字为重要媒介的文明的广泛传播为人类的智能的普遍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文字或符号作为文明的最主要载体,使得人们沟通交流的信息量大大提升,就拿文学艺术来说,其具有模糊多义的特性,不同的人的理解和联想能力可能不同,所以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比如西游记,小孩子看的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管理人士看的是团队合作,也有人将六耳猕猴和孙悟空解释为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的自己等等,一切的理解和解释要看不同人的心智能力,这也就是文学和艺术的伟大和魅力所在。 现代社会社交网络四通八达,短视频,公众号,抖音,B站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流行,使得信息或相关作品产出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增加,质量也会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而且这种新媒体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是比较快的甚至有时是瞬时几个小时几天内的,这就给现代社会的社会治理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举一个例子,社交网络可以理解为一个图结构,由于文字或新媒体内容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一条从作者a传递出去的信息可能是给粉丝网友传递的一般本身内容,也可能主要是给节点b和c以反馈,b和c可以将其理解为意义A,而如果节点d和e看到(恰巧d,e和b,c不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解释以及反馈(如可能就理解成了意义B),节点a这个时候就是个责任较为重要的节点,所以这个时候节点a所要做的就是要更加严谨的传播你的信息内容,信息尽量要有正面的,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和人们和谐生活的内容。当然也从另一面告诉我们自己去解释不同对象信息的时候要保持一份理性、理解和宽容,因为心智理解和决策模式不同,不同人对信息的理解是其自己内心认知状态的一种投射,对方的理解和反馈的影响面以及心智和行为决策模式的动态成长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综合理解才可能有对信息更加合理,正确的解释,也才可能有更加理性的决策。 以上关于信息传播和心智理解以及行为决策方面的简要介绍比较浅显,新时代新现象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学科和研究内容,也可能已经有关于传播学和相关学科方面已经研究的很深入的成果了,在这里班门弄斧一下。期待以后有机会接触更多更专业的理解和解释以及更好的行为实践,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带给人们更加积极的力量,感谢那些带给我正能量的人们!

  • 知足知不足

    时光荏苒,光阴如白驹过隙,自己也要复盘和总结一下近期自己的所作作为,以便不断去优化自己的日常决策,更好的前行,带给周围人更多的幸福感和自信心。每个在工作着的人都是肩背着担子负重前行,也希望自己能力更强一些,承担的担子渐渐不再感觉有点重,也给别人的担子减减量。 先说说知足,知足主要从自己的人生际遇来说,从小到现在的人生之路蜿蜒曲折,但每到关键点都能有贵人相助,老天很是眷顾,总给你以希望和进一步成长的更好的机会。所以从这点来说,是需要知足和感恩的。 不足的地方也不少,可能自己的成长的路线一路过来囿于条件和环境给自己的身心带来的整体状态,和人相处交往的经验,都是需要再去进步做的更好的,中庸是中国人秉承的处世态度,但是怎么保持中庸不左不右或者偏左点偏右点是需要自己去反思和总结的。 也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自省是进步的阶梯,终身学习是时代的特色和需求,相信成长性思维而不是固化,才能去一步步做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份子,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但能量确实有大小,成长的道路不易,师者医者父母心,希望自己在受到眷顾的同时不仅仅是理所当然而忽视人们的奉献和牺牲,而是能有更进一步的传承,带给别人更多的力量。相信明天会更好,继续加油!

  • 休闲一刻-詹老师书画作品摘录

    詹仁左老师是交大的专门教授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老师,在书画美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以前在实验室的房间的墙壁上都有挂他的作品,詹老师作品主题较多,风格多样,交大的同学可以选他的课程,也是同学们的福气。这里摘录几幅供大家欣赏。 References

  • 浅论信息茧房

    人类智能在生物智能里边具有诸多的优势,属于高等文明,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智能主要体现在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上。今天就从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的角度来说说人类智能的一些特点,特别是信息茧房的概念。 首先说说信息,信息也分多种,光和电磁波就是信息的重要载体(甚至本身就还有相关信息,如电磁波的波长对应于颜色信息)。自然产生的信息很多,比如光、热、声音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也能够获取过去“看不见”的信息,人类对于自然的了解也不断的进步和丰富。从某种程度来说,人类对于自然信息的获取也肯定还有很多“看不到”的地方,姑且将这种由于人类的认知局限对于几乎所有人都不知晓的信息也称为“信息茧房”的一类。这是文明当前进程的局限,暂且不做重点说明。 这里主要说说我们人造物的信息,特别是语言文字,图像语音多媒体等信息,是在人类文明过程发展中产生的,其虽然也以自然物如电磁波等为载体,但是其含义和表达为人类所发现发明,深深的刻上了人类的烙印。这里简要说说我对信息茧房的一点理解,不一定正确,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信息茧房是人们接受处理信息的一种专注模式,就好像注意力模型一样,有些信息自然更重视专注,有些信息可能就pass忽略掉,这是与个人的认知特征分不开的,如果一个做工程技术的人员接收到关于社区调解纠纷的新闻可能就不会太关注。我们一般会选择我们息息相关的信息,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会更加专注高效,这样是理所当然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与我们相关的信息也有不同的认知理解方式,这样主要是和每个人的心智模型相关,一条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关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是我们信息表达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人们之间沟通的有效性等有关,人们倾向于从对自己有利大的,有正反馈的视角去解释信息,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所以我们也需要经常的去反思复盘和总结,使得以后理解信息更加的中正和不偏不倚,能够较为正确的处理对待信息。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更为突出,需要我们更加谨慎的来对待和处理信息,只有不断的总结和进步,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维方式,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断的升级认知,才能更好的进步,将好的观念,态度,处事方式带给周围的环境,才能有更好更和谐的生活氛围。 感谢世界的美好,从我的视角我感觉经常会收到善意友好的信息,感受到更多的力量,引领着我不断前行,我也要去传播更多的善意但也要有所主张的信息,以更加合适的方式,去带给这个世界以美好,或多或少,尽己所能。

  • 永远在路上

    今天给自己放了近一天假,瞻仰了龙华烈士纪念馆,给英雄和烈士们献了花,也去龙华寺走了走,吃了顿斋饭,请了点佛家文化用品,拜了拜佛祖。 近代最早的烈士故去已经百年有余,慨叹时代发展之路不易,今天的生活更应该好好珍惜,路虽远行则将至,保持谦逊,追求进步,永远在路上。图片三两张以作纪念。

  • 人脑的差异性

    生物智能特别是人类智能的博大精深,鬼斧神工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就像冰山一角一样,我们现在理解的在水平面上面的仅仅可能还是少部分,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掘探索。 还是可以从感知认知和创造三个层次去说一说 (也可以从身心灵去说一说)。人的感知差异差别相对较小,除了视力听力等感知力有强弱外,对颜色的感知(少数色盲除外)应该是基本接近的,人的感知是模糊的不是数字精确化的,因此也很难描述深色几许,语言文字的在这方面的描述表达能力是不太够的。 人和人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认知层面,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从小的先天基因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习条件等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大脑的发展发育也千差万别,个人的智力水平,心理发展,价值取向都因环境各异。因此人和人之间的好的沟通也可能限于在常识和相同价值观世界观的人们之间。否则在价值观差异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情景。这时沟通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好的沟通不容易,要看相互的背景和认知。有时直接表达想法和情绪也要看对象,有时拐弯抹角也会可能产生更多的添油加醋。所以人生知己难得的原因也就在这里。认知层面差异性也是非常多面的,仅仅从理解能力上说,有人数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些,有人在物理上的sense更好,有人文史能力更强,有人艺术感受力更好。所以人脑的大模型的多样性是在历史的进程和现实环境的多样性下长期发展的结果,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在创造性方面,是对人脑更高的要求,和想象力密不可分。人类的每一次科学技术的突破和艺术珍品佳作都是创造力灵光的闪现,艺术佳作能带给人们感官的美学体验,文史哲创作带给人们思想和语言的独特魅力,而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带给人们的是理性的美轮美奂。因此创造性也是人脑独特的珍稀能力。 人脑的差异性还体现在社会分工上,或者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大了人脑的差异性,行行出状元,术业有专攻,我们一般都是在某一个领域方面有更熟悉的领域知识加载,因此人脑这个大模型可谓是常识+专业+独特环境下综合产出的个性化常识加领域大模型,我们应该重视每个个体大模型的发展,不拔苗助长,不压迫歧视,营造公平和正义的和谐环境,这样才有更好的水土,更灿烂的阳光,也会有更多的参天大树养成。

  • 休闲-启功体书法欣赏

    启功老先生是书法界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其书法自成一体(启功体),而且电脑也可以生成该字体,别人临摹的也很多,一般人可能难辨是否是他的真迹,这里贴几张启体书法图供大家欣赏。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先生还健在,依稀记得在开学典礼上他做过演讲,还记得他的谦逊的言语,是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 追思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今天清明节,一年一度追思故人的节日,在这个仲春的时节,春暖花开,前天回家的路上买了两束菊花,怀念故人,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尤感生命的珍贵,爱的伟大。一代代先辈用辛勤汗水和关爱哺育着后人,无数的与我们非亲非故的英雄烈士牺牲了青春和大好年华来换取后人们和平和自由的生活,我们应该设置这样的节日,有一个仪式,隆重或简单,去缅怀追思,去更好的出发,做更好的自己。 追思的作用有三,1为告慰我们的先人和英雄,尽管我们的生活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去解决,但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和平和较为温暖的环境中,感谢他们的牺牲关爱和付出,才有来之不易的今天,2为记住他们往昔的点滴付出和伟大的爱,爱的力量是无限的,他们的爱是我们一步步坚持下来走到今天的强大动力,值得我们去铭记和怀念;3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在追思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去学习他们,去更好的爱人去做更好的自己,带给身边人更多的力量和信心。 刚看到有两句话很有感触,借用一下:“繁花落在春半的清明,细雨点缀这寸光阴,珍惜你的挚爱,珍惜这世界的美好”。是的感谢我爱的人以及爱我的人,爱的温暖曾让我们走出困难和泥泞,让我们带着爱的温暖再次出发,走向更好的未来,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