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乡村形态有很多,有江浙富庶的新型乡村城镇,有西北的高原窑洞,有北边的广袤平原,也有南方绵延的丘陵。
我的家乡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乡村的人们的住房没有统筹规划在一起,一般是临近的散居,可以依山傍水而建,属于一种田园生活。现在就我的几里家乡说一说现在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可能的设想。
由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里的年轻老乡们比较少呆在老家,大都出去求学或物工,而乡村的建设和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近年来也有不少的改变,具体表现在:1、修了路,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以前的路下雨后走起来比较泥泞,不太方便;2、山丘上的枞树好多被砍伐进行了经济作物改造,枞树的观赏性和经济性都一般,现在有相关负责的人能有办法获取资金进行经济作物改造,如油茶和核桃;3、乡镇和县市之间的国道进行了扩建,道路很宽,行车和往昔的国道已经不可一日而语;4、互联网经济的渗透,乡村的小店也有美团代购点,乡一级基本都实现了快递的输送,虽然离最后一两公里还有点远;5、互联网设施已经基本覆盖,家家户户都可以通过三大网络运营商连接世界。
未来的更好的乡村发展设想如下:1、更方便快捷的邮政快递服务,由于居民比较分散,感觉无人机传送商品比较便捷,期盼相关商家可以考虑乡村无人机投递商品的业务,便捷用户特别是年纪大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的网络购物服务;2、农业有很好的发展,农业的科技化数字化辅助有机农产品更新升级,好的农产品如蔬菜和其他五谷以及家禽等可以通过科学的种植和饲养加以科学的保鲜和输送渠道加快高质量食品的流通,家家的菜篮子都能装上绿色健康美味的食材;3、智能驾驶业务的发展,可以考虑配备在农村的这种智能驾驶短程接送业务,方便更多不会开车的人们的出行;4、农村的现代化逐步发展,绿水青山的美丽田园风光得到维护和加强,教育医疗得到更好的保障,城市和乡村的阶级或等级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人来农村工作生活或旅居养老。
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渐看到一点点一步步的改变。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