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anuary 2024
-
假期
放假了,现在交通方便了很多,回家也就半天的时间就可以了,之前可不是这样,这里简要回忆一下我的春运记忆。 记得第一次出远门就是从老家到北京读书,当时是绿皮车,14,15个小时,当时是学生票,学校帮忙统一订票,倒也不用太担心买不到票,不像那时的农名工为回家一票难求,有时还得求老黄牛帮忙。不过虽然票不用太担心,但是往返得路程还是不容易的,学生票紧张的时候不一定保证有座位,在绿皮车厢内左右之间的过道内全都挤满了人,挪动一下都非常不容易,一次行程下来比较辛苦不易。特别是记得有一次,和老乡同学一起,进站的时候太拥挤,他让我先上,然后我在上面接行李,然后他再上来,后来这位同学居然没有挤上来,行李一个都没有拿到车上,他不得不转运行李,第二天来北京。 这么艰辛的春运迁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后面陆续推出了动车,高铁,和谐号复兴号,现在从上海回老家订票也相对比较容易,车次也比较多,来回即相对舒适也比较快捷,期待后面更加便捷的远程交通方式出现,人们探亲出游都有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小时候的假期是比较单一的,玩就玩的痛快,抓石子,跳梯田,自制炮竹,做带火药的橡皮链条手枪。当然这是寒假,相对快乐一些,还可以穿新衣吃水果糖。年味特别浓。不像现在工作节奏快,大多数人年三十才放假,来回匆匆六七天,过年渐渐也淡了很多。暑假呢就相对枯燥一些,有时候酷暑还得下地做农活,不过农活后也还好,有喜欢的西游记电视剧,每年如期而至,可以多看几遍也不厌。 现在不一样了,孩子的寒暑假作业补习很多,老师的寒暑假也要科研和项目,不过也忙点好,社会科技发展迅速,要在忙中有小闲,闲中陪陪家人,忙中也有所乐有所收获。 新得一年希望自己有新的进步,和大家一起有更好的合作协同。生活和工作都有更好的表现,给大家带来欢喜和快乐!
-
智能时代的老少经济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现在逐渐达到峰值了,原因可能在于建国初期人口的快速增长,当时生育一没限制;二好养,在农村带娃也基本不耽误田地里劳作,七大姑八大姨也有不少。老年人越来越多,更好的养老也是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孩是未来的建设者,自然更好的培育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这里以我自己的观点简要说说智能数字时代的老少经济。 尊老爱幼,先说老人,退休后的老人们怎么更好的生活,生活的有质量是需要设计和实施的,国家前不久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指导文件,期待后面相关企事业更好的执行实施。从科技角度来说,支持老年人更好的养老我想了几个相关的场景:1,养老文旅,可以建立相应的老年人文旅社区平台或开发相关app,组织相关活动,记录老年人群体的文旅生活,社区老年人活动,老年大学都属于这一类;2,老年人保健,好的保健治未病,从身体监控和相关的营养学,保健医学,数字化技术相关方向交叉融合,建立相关的平台,开发相关的app;3,老年人医疗,除了普世的医疗系统外,针对老年人考虑建立更方便的养老陪护看护,体检及医疗建议,如基于数字技术的老年人安全监护,摄像头,电子设备等监护老人的行动情况和身体指标反映情况,及时预警;4,老年人发挥余热,有能力的老年人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将更多的智慧和经验带给年轻人;如退休的科学家工程师老师医生都可以再继续从事相关工作,褚时健老人70多岁还在创业。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 再说说小孩少年人的培育,小孩少年是未来新生代的建设者,安全,健康和教育也是培育新生代的主要话题,1,安全方面和老年人差不多,比如带上定位和相关的场景捕捉设备,小孩子喜欢到处跑,大人也很难时刻陪伴,这样就是知晓小孩在哪里;2,健康和老人也差不多,除了营养,还有医疗方面的各种疫苗记录,这方面城市里边做的已经很好的,乡村的情况不太清楚,估计也跟上来了;3,教育方面其实现在也有很大改进的地方,竞争激烈,家长各种焦虑,鸡娃现象也比较普遍,怎么更好的培养好下一代,需要父母一代有更好的人才培养观念,学校老师更好的投入,以及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公平合理看待都有关系,关于教育,之前的数字化教育产业也有相关的简要阐述(可以参考引文链接),希望和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学,教育技术,智能技术相关专业方向交叉融汇,实现更好的教育数字化产品和项目。 不少老年人自己有钱有时间,好的产业经济会拉动老年人消费,促进老年人更幸福生活,小孩少年是家庭的国家的世界的未来,好的相关产业经济会拉动家长消费,更好的促进未来的发展,所以发展老少经济利世利国利民,是完全正确的方向。 References
-
休息-国画书法欣赏
-
教学情况进展和期望
今天关于下学习的课程和云计算专业的推进有两个好消息 今天汽车计算机基础这么课的教材编写者将课程素材分享给了相关的老师,很开心编者乐于分享,下学期的教学活动节省了不少时间,可以将多出来的时间花在更好的教学,以及其他事情如工程研发或参与相关科研教学活动上。 关于技术技能方面的教材,或者面向工程师的教材编写,这种模式挺好的,教材编写者积累的相关PPT文档,实验代码,硬件模块都可以来分享(有硬件成本的可以有偿分享),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在小的群体里进行探讨。这门课程我选择了以前不太熟悉的部分进行授课,也是希望自己持续保持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和行动,不断能有新的认识和进步,希望在下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再来记录相关的教学心得。 云计算是今年新申请下来的专业,感谢合作方的支持,下个星期会送过来相关与云计算平台搭建的实训硬件,三台服务器。希望到时候也能有相关的实验手册,也能够利用时间动手实践起来。 这学期也做了点研发工作,已经也有初步的进展,做了比较久的研发工程师的工作,后面也许可以强度少一点,但还是要保持在一线,这样工程及相关算法实现能力还能保持进步,也能更好的教学和实训。我在大学才开始零基础接触学习计算机,一开始还要用学打字的软件进行键盘操作练习,头两个学期的学校的公共机房需要排队等待一两个小时才能上机实验,后面宿舍才有了大家共有的windows98,windows 2000的机器。虽说底子薄,但也一步步坚持下来不断的积累,而且还能持续在学习和积累,也是成长和兴趣形成的相互正反馈吧。 所以我也认为这边的同学基础稍欠缺真的没有关系,年轻可塑性更强,尚且他们有更好的环境比较早接触电子设备,同学们的耐心和坚持,我们的循循善诱,希望再在基础实验和项目工程实际锻炼的基础上能有更快的进步,更好的收获。再者,我们也希望和相关产业和比赛相结合,将基础技术技能和实际需求相结合,去解决相关的小问题,持续迭代着也许还能做成较大的工程项目,进一步希望能有产业化的机会。
-
智能技术时代的产品及应用创新
这一两天看到两个新产品介绍,这里也简要记录总结一下 1、比亚迪汽车和大疆无人机合作,实现能够通过智能座舱里的操作一键起飞无人机,并在过程中能够跟车拍摄,形成航拍视频,然后可以降落回车内,并且能自动充电,基本没有续航压力; 2、三星新发布的智能手机“All in AI”,不同国籍语言的人们的沟通交流不再障碍,语音可以转成文本并翻译成对方的语音或文本,用户可以通过点选或框选来选中特定的文字或图片进行AI查询,如作为prompt输入到gpt中。比如通过选中一张风景图片,查询结果就能制图这个图片是来自哪里,有哪些相关的历史和文化。 智能时代和经济结构转型时代创新应用是挺多的,比如智能家居来说,这里仅我自己的想法列举出几个可能的场景:1、智能冰箱,可以检测现有视频的多少,如缺少相关食物则及时提醒用户购买;2、多通道智能家电控制,如可以通过语音和触觉开关来控制室内的照明灯光,特别是睡觉时开灯用语音要方便些;3、家居花卉智能浇水施肥系统,可以在花盆中放置湿度传感器,有个小的浇水的机器人实现无人浇水行为,为长时间出行的人们提供了些方便;4、家庭全方位摄像头覆盖,并且自动优先显示有人的场景并能随时启动高清视频电话,适合于家里有老人的应用,可以方便实时的了解老人情况;5、低碳家居,分析家庭的能源消耗情况,并给出更合理的使用能源的建议,如无人的情况下几分钟自动熄灭灯光,冬天空调的合理使用,电脑长时间没有外围设备输入则提醒是否需要自动关机等;6;打扫卫生收拾整理房屋的机器人,这个是最实用的。 还有更多的更实用的场景等待各大电器厂商去挖掘实现,家电厂商的智能化时代的产品技术更新换代也是新时代给出的考题。 虽然有可能较快实现核聚变能源,到时候现在的AI大模型技术的大规模投入不是问题,但是在这之前还是要倡导尽可能节能,因为即使有清洁能源的投入使用,但是电力很大一部分还是要用火力煤发电,石油汽油等这些都是高碳输出的不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实现低碳生产生活,碳达峰才能更早些时间到来,全球的气候环境问题就能有更大的弹性恢复空间。
-
国内互联网发展简史及社交网络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突破了传统的物理距离的局限,使得宽广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北京才连通国际网络。但也就是30左右的历史,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早期的电子邮件和简单网页,到后面的bbs和一些社交网站如人人网chinaren等,以及QQ等即时聊天工具的兴起,社交网络逐渐发展起来。后面出现了3G和4G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即时通信app,网络带宽的增加,使得即时通信从早期的文字图片(如微信朋友圈)发展到现在的视频语音甚至高清视频电话。后来流量的降费使得短视频应用逐渐流行,抖音,微信短视频等应用,网络直播,直播带货等应用逐渐流行起来。网络社交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多样。 社交媒体的流行使得人们的社交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认识的人数也不再受很大的限制,认识的人的群体也更加庞杂多样,使得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也多样化,怎么去解读和处理这些信息也成为了社交网络带给人们的新课题。 互联网的出现普及和流行使得我们的生活空间同时出现了物理空间和数字网络空间。而且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快,能接触到更多的人,更远的物理距离,使得信息的流通更加便捷高效,我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将不再有什么局限,但同时也存在着网络信息的一些安全问题需要注意。这里列出几条:1、网络虚假信息,可能有人故意捏造传播虚假信息,网络传播的扩散效应非常明显,这类信息有时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2、网络暴力信息,如网络攻击,不良文化和思想的传播等,这类信息是一种愤怒和敌意的网络大范围传播,也是一种信息战争,广义上来说涉及网络空间安全;3、网络社交的多边主义关系问题,也是社交中需要注意调整的,类比于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多方的外交由于信息获取的对称或不对称有时候也会带来网络上的潜在矛盾和意见分歧; 良好的互联网数字空间是需要每个人去维护的,建立更好的温暖的互联网信息交流空间,是数字化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一个内容,需要每个人参与,也需要网络空间的安全维护者一起去给网络数字空间带来清新的安全的温暖的氛围,和我们的自然物理空间一样。
-
大模型的可能应用方向简要汇总
今天有幸和云计算专业企业合作方进行了线下详细讨论,后面会推动产业班的招生和联合培养,希望能在大家通力合作下,云计算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在学校向产业界的资深工程师学习丰富的工程经验,并和实际项目相结合,充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思维习惯和实践动手能力,毕业即步入工作岗位胜任相关方向工程师,给企业直接带来高效益,进入社会工作有一个很好的起步台阶。 其中和合作企业谈到了云计算的应用方向的问题,合作方比较有项目经验,对大模型也有不少接触和相关经验,提供了一些信息和思路,我简单的记录一下并加以自己的扩充和思考。 大模型的应用方向很多,这里说说几个可能的垂直方向的大模型应用:1、医疗大模型,可以针对问题给出医疗建议,比如脑电图,心电图,各种CT,甚至中医的望闻问切等都可以大模型化,给出医生专业水平的回答;2,法律专业,可以根据问题给出律师水平的回答,甚至可以做出大模型的法律文书;3,日常事务,如会议语音记录转文字并自动生成会议纪要,根据数据自动生成图表,自动分析长文文档提炼摘要等;4,各个工科应用方向的专业知识大模型,如云计算专业本身,可以针对云计算的技术栈的知识点去对大模型做微调;5,文档撰写大模型,如教师的PPT讲稿,可以让大模型帮忙生成初稿,然后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做研究的老师在写论文时,除了核心的算法和实验部分的描述外,如abstract可以让大模型提炼,相关工作以及总结可以让大模型写初稿也是比较省精力的。6,金融大模型,可以实现金融方向的专家知识库系统,根据个人的背景给出投资建议等;7,以后5G,6G网络成熟后,以人形机器人为硬件设备,在云端部署大模型,辅助个人进行问答,并可能将问答结果和用户反馈进行进行记录,在云端同时保持在线的微调,达到实现自适应性的个人智能助手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在线自适应性AI;8,教育机器人,面向学科根据同学的个人学习情况合理问答和引导,成为学生的个人智能导师。 可以想象的场景还有很多,希望后面也能够有机会接触一些,比如教育类的机器人可以和大模型结合等,算力环境有限,但也希望能理解大模型算法的实现原理细节,并能做一些垂直方向的finetune的工作,任何工程技术类的研发,最好就是深入一线,make your hands dirty,才能更能具体有效把握细节,理解深入。 Reference
-
工作和休闲
中国人是比较勤劳的民族,特别现代人工作比较卷,生活节奏快,用于工作之外的生活和休闲时间相对就比较少了。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闲暇去放松一下紧张的工作也是必要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逐渐摆脱贫穷,逐渐过上了温饱小康和富裕的生活,现在部分年轻人的房子还是比较大的问题,工作的压力的来源可能也主要是这个原因,特别是大城市的依赖不到父母的年轻人们,他们依赖于自己的勤奋工作和付出,为产业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过了这段比较内卷的时期,也许是3,5年,也许7,8年,也许更久一点,随着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以及人们的观念的革新和进步,后面人们的生活的压力指数估计会呈现下降的趋势,工作内卷紧张程度也会降低,休闲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 休息和工作的关系,就是眼睑和眼睛的关系,休闲的时间多一些是有好处的,具体表现在1,有利于身心和谐,闲暇的时光人们的心情比较放松舒适,是对平时紧张工作的一种良好调节,一张一弛,休闲是一种养精蓄锐,也是为了后面更高效的工作;2,休闲的时候大脑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做科研等创造性工作的人们也可能在这些时候出现灵光,生成了新的奇妙想法或找到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据说在西方近两三百年出现的现代科学的一个原因就是出现了比较多的中产阶级额,衣食无忧,就喜欢琢磨一些有趣的科学问题。 现在人们休闲的方式也有很多,文旅也逐渐成为时尚,各地风土人情不一样,历史文化特色不同,经济产业千姿百态,科技水平也各异,特别跨国之间差异更加明显。走万里路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放松,也是一种扩展眼界长知识,学习他人优势长处的机会。各地利用自己的文旅优势大作宣传,即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也对休闲的旅人是一种风景文化等全方位的新体验和休闲调节,在未来将会是一个不错的产业。 感觉内卷的生活也是可以有技巧可调节的,休闲不一定是非得拿出整段的时间来进行,学会在工作间歇放松一会儿,饭后外面走走散散步,放空头脑中的繁杂想法,让身体去体验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再回去工作时灵感也许就会出现,短暂的休息效率反而更高。 当一个人的工作不仅仅是谋生而是与他的志趣相结合的时候,工作本身也不再是枯燥的重复和艰辛的单调,而是一种良好的自我实现,这时工作和生活休闲就没那么严格的可分开,心理学上称特别好的工作生活状态为“心流”,是一种特别专注高效和幸福的体验,这些关乎个人幸福的事是多么重要,所以从孩提时起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良好环境和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就显得很关键,引导孩子们的志趣和他们的人生目标相结合,以后他们的一生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
未来新能源汽车是最新科技的集成和融合
人工智能,新能源和网络通信的发展,催生了汽车科技的快速发展,现在以智能驾驶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拿智能驾驶技术来说,国内发展也很快,有很多个汽车公司都在做相关的技术研发。竞争也很激烈,往更大的国际范围看,竞争更加激烈。 新能源如电能和氢能源的使用,使得未来的汽车产品更加的碳友好,中国的电池技术比较先进,属于世界第一梯队,未来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是集新能源,电机电控,底盘,车身,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的大融合,科技含量很高。很多的技术都可以集成进来,特别是智能数字化技术,还有很多场景需要我们去想象和挖掘。 网络技术的发展,5G和未来6G技术的应用,汽车的智能计算就可以从车子的边端到边端和云端协同分工,未来的算力局限也将淡化。同时高精度卫星和惯导等技术以及路端的传感器的搭建,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的定位和车间协同感知以及车子之间,以及车与人,车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更加的高级和高效。也使得在更加极端的天气环境下如大雨浓雾场景中能更好的运行成为可能。 智能座舱可以集成语音技术,VR/AR技术,视觉技术等智能技术,能检测驾驶员状态,通过语音交互控制车窗等相关操作,VR/AR技术想象的空间更多,可以提供智能自然的人机交互,也可以集成ChatGPT等应用和语音交互相结合,在智能座舱内搭建智能语音助手,方便用户一系列的问题答疑。车载App也可能会比较丰富,如游戏,学习,即时通信等等。 汽车等机械的结构设计也有很大的空间,未来的汽车很有可能具有两栖功能,陆空(有空中飞行水上可以不需要)运行可以通过良好精心的机械设计通过变形来实现,在交通阻塞,更近路径交通时都有很好的作用。 未来万物互联,个人的终端设备可能就比较多,这些设别将会共享个人信息,有时事情比较忙的时候,人形机器人和数字分身就会帮我们去解决一些事务性的不太紧要的事情,如个人代理(人形机器人+数字分身)会开着智能驾驶汽车到超市去购物采购,只需我们列好清单,其他的事情就可以让这些智能的工具帮我们完成。 下学期准备要上一门汽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有关于嵌入式开发和CAN总线网络的知识。希望自己也在不断的熟悉和深入理解汽车相关科技,有机会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将最新的技术介绍到校园,推动技术的普及和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应用。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