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November 2023

  • 建设有韧性的数字世界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喜欢韧性这个词,英文可以叫grit,翻译过来为坚韧、刚毅。我的解释为在困难和不确定性面前保持定力,蓄力前行,有反弹解决问题的能力。

  • 怀雪冬安

    今天是立冬,立冬吃什么,是中国人特有的习俗。 北方人:立冬是秋冬之交,民间有“交子之时”,要吃饺子的说法。所以饺子成了北方人立冬必备的一餐。 南方人:南方地区青睐立冬热补,鸡鸭鱼羊往往少不了。 家门口附近开了个中式快餐,我算是接近北方的南方人。准备今天晚上吃点饺子,顺便看看有没有羊汤,吃点鱼也行。 顺祝各位冬安,期盼有雪的冬天,或者有机会去北方看雪。 期待明年是一个丰收年。

  • 群体智能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多种社会关系,承载着不同的责任,同时做好每一个角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不断的去总结经验和教训。 就像机器学习中模型的多任务一样,任务之间的学习和进步要能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使得各项任务能够平衡着进步,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和谐状态。 我的理解群体智能是一个群体中每个人之间能够达到高效的信息流通理解和协作,实现1+1>2。在现代高度发达和文明的社会,人类智能,人工智能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断的进步,从牛顿到麦克斯韦到爱因斯坦,从个人电脑到超大规模计算集群,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人类整体智能水平的提升,当然还有人文社科类(文史哲经济学宗教等等)的文明在内都在进步和创新。群体智能也在随大家一起进化。随着大家的努力,每个人都将会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这应该是群体智能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群体智能也会面临着不同个体之间的目标价值存在的差异的情况,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化以及相同文化个体之间的价值和观念是多元的,但也存在着不良价值观念下所带来的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需要去解决,群体智能需要考虑如何在尊重多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去实现普适普惠的人类共同价值和共同的前途命运。 群体智能和习主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休戚与共,利他利己,是整个社会的大因果。个人做好修行就是对这个大因果的贡献,否则就会拖后腿,希望从自己做起,积极阳光,给人们带来好运,给自己带来好运。 附:于2025/06/11做了第一次修订

  • IT研发过程管理工具集锦

    1、代码管理工具及相关研发过程管理工具 2、集成开发环境VSCODE 3、其他研发过程管理

  •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科普

    狭义相对论产生的背景:麦克斯韦方程组定义了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转化,但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牛顿力学之间存在着冲突,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里的电磁波是恒定速度c传播的,爱因斯坦假设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以恒定的速度c进行传播,然后对牛顿力学中的传统理论进行了推导得出的狭义相对论。 在实际的宇宙时空中,不存在惯性参考系,爱因斯坦做了等效性原理的假设,局部引力场中自由下落的参考系与无引力场的惯性系不可区分。 我悬浮在电梯里,你从里面完全无法区分我是悬浮在太空里(惯性系),还是在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电梯里(有地球引力的非惯性系),无法区分就是等价,就是说两者的在物理上是一样的。把相对论从惯性系推广到非惯性系,要让这一套思想真正的在不管有没有加速度都能使用,爱因斯坦成功了,后面这个在非惯性系里也能用的就叫广义相对论。 下一步学习路线: References

  • AI for science论文汇总(待持续更新…)

    References 硬科幻(猜想)-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分形(借鉴分形几何的相关概念)的非线性时空动力学系统, 参考链接:科幻短文-基于高维分形几何的时空弯曲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 敬畏自然绿水青山 (kindlyrobot.cn)。看看后面有没有有可能借助AI系统和天文学,分子动力学或量子力学等相关内容相结合去做研究,现在看来难度还很大,等待以后看看机会。 机器学习用到蛋白质里边的目标,结合结构,生化甚至质谱。https://parafold.sjtu.edu.cn/

  • 一叶一菩提

    如图为一个叶子的形状,可以看出其自相似结构,就像花儿一样,每一个叶子的叶瓣可以看成一片子叶子。这个和计算机专业课数据结构里边的树结构的有一种非常形象的相似,为一种递归定义。 从一定的视角来看,宇宙的构成也满足一种自相似的结构(统计上的自相似)。银河系(很多类似太阳的恒星),太阳系(八大行星和更远地方的星云),地球(本身和月亮)等。甚至再无限将尺度缩小来看,也许我们存在的这个可观宇宙只是上图叶子中的某一个层级的一个小叶瓣而已。宇宙在不停的生长和进化,我们人类更应该不断的去学习了解更深的宇宙演化进化的规律,达到和自己,和美丽的地球,和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无边的苍穹形成整体和谐的状态。

  • 上帝粒子科普

    自旋为0,质量为0 GeV/c^2是基本粒子质量的一个单位,其中GeV是10亿电子伏特,c^2是光速的平方。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物质的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因此,以电子伏特为单位的能量除以光速的平方,就用来衡量粒子的质量。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理论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其自旋为零,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作用下产生质量,为宇宙形成奠定基础。迄今为止,“标准模型”预言的其他粒子都已发现,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尚未在实验中证实,它又被称为“上帝粒子”。一旦研究证实希格斯玻色子不存在,“标准模型”理论将被推翻。 Reference

  • 时空弯曲示意感性直观图解及相关科普摘要

    引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力,而是时空完全造成的假象,质量越大,对应的加速度就越大,有质量的物体会弯曲周围的时空,质量越大的天体,周围的空间和时间越弯曲。 牛顿额经典力学解释不了水星偏差现象,水星的轨道看起来像是花瓣一样的曲线,而非严格的椭圆曲线。 上图中,人在框子里,下方以固定加速度的引擎使得框向上运动,人的感觉就是和在地球上类似,这时在框内的电筒光线在框内人的观察来看则做了曲线运动,而在框外静止的人来观看,光纤仍为直线运动。 这样下来是不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不对呢?其实不是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对伽利略和牛顿理论细微调整修正,并不是要彻底抛弃它们。万有引力定律目前仍然在航天实际使用上占有无可撼动的地位,而广义相对论在解释黑洞、计算脉冲双星的运行轨道发挥很大作用,到现在还在暗能量和引力波方面发挥它的作用。 个人来看可能的解释:可能不仅仅是质量大的原因引起时空弯曲,是由于质量和大质量的天体自旋的综合而引起时空的弯曲(或者质量就说明物体的组成部分存在着自旋,整体也会有自旋),现在的内容仅仅是一种思想性的,可以作为一种定性的假想或猜想,需要后面更多的专业了解和后面相关专业资深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来计算和实验验证。 References

  • 高效的协作与联动

    社会科技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但是社会发展还是存在的较大的不均衡,在这样的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每个人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打破信息孤岛和信息茧房的现象,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和成长性思维。 要有很好的同理心,即理解别人的认知状态,情绪以及文化风俗习惯的能力,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利他才能利己,才能实现很好的合作共赢,同时有利于自己的身心融合,活出更有滋味的日子。 现代社会更是这样,今天听了李建华教授的讲座,很受教育和启发。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便捷高效,千里眼顺风耳已经通过远程通信信息传播达以实现,朋友圈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小的家族部落,而是来自五湖四海。社会的高效协作和联动更加便捷和高效,人类的认知模式也进化到了信息工业革命的时代,群体的协作和群体智能表现的效应会更加突出。 在这样高效协作的快节奏信息处理的生活中,也要和自然物理世界保持好的连接,使得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保持较好的和谐步调状态,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总结。